九电工集团在熊本县内运营着输出功率在0.99MW~1.9MW不等的8座光伏电站。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14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617万千瓦。2016年一季度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迅猛,基于电站设计、设备选型的探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表示:通过对电站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我们能看到单晶硅电池技术所发挥的经济优势。在竞价上网的促使下,市场对于设备选型、采购等因素的认识逐渐加深。董晓青表示:山地项目单晶硅组件在每瓦总投资降低0.01元的基础上,发电量可实现3.2%的增长,综合两方面因素将在电站的内部收益率上发挥很可观的效益。据了解,国内央企电站开发商显露出对单晶硅组件的浓厚兴趣此次测试工作采用的测试平台为中心自主研发,通过提升原有低电压穿越测试平台能力,实现光伏逆变器的高/低电压故障穿越一体化测试功能。
4月27日,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成功开展国内首次光伏逆变器高电压穿越测试。随着规模化光伏发电在电网占比的不断提高,光伏发电站的故障穿越能力愈发重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市场化运作。
国务院能源管理和电力监管部门协调各省、区、市补充或修正区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将国家重点项目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使地方规划与全国规划相统一;协调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完善电网发展规划,使电网发展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协调,打通东西和南北电力输送通道,尤其是安排好国家千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的外送通道建设,实现优势地区资源有效利用,并对规划的落实情况予以监督。预计产业化生产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超过18.5%,单晶硅电池有望达到20%,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达到265270W。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发电全额收购。2016年,技术进步仍将是产业发展主题。
我国光伏市场虽然面临局部地区限电、补贴拖欠、上网标杆电价下调等问题,但相信政府将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优化电站指标规模发放等措施来破解发展瓶颈,而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也将抵消电价下调和限电带来的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光伏装机在领跑者计划和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驱动下,全年光伏装机市场将达到20GW以上。一是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光伏企业破产或停产,导致不良贷款率高企,使得金融机构普遍收紧对光伏制造业的信贷融资,主要银行对制造环节的贷款权限都收回到总行,基本上采取限制态势,使得光伏制造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
三是完善光伏补贴政策,促进技术进步,对效率低于一定标准的组件不给补贴或少给补贴,同时,鼓励在领跑者计划中限定高效组件价格区间,确保高效组件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空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统计,2015年1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又据EnergyTrend统计,2015年多家中国企业已宣布扩产计划,将新增4.2GW组件产能,其中国内组件产能将新增3.2GW。2016年,尽管面临全球经济疲软、美日等国政策支撑力度下降的影响,但国内外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预期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8GW以上。电网通道建设滞后、限电形势严峻影响光伏电站建设。
同时,国土、林业、能源、财税等部门应联合研究制定光伏电站用地政策,明确光伏电站用地性质及范围,对光伏电站用地不改变原有土地利用性质的按原土地性质管理,鼓励光伏电站建设与农业、渔业等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6.5GW,继续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有望超过43GW,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光伏补贴不能及时发放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瓶颈。据光伏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透露,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多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7GW与2.3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2.6GW与4GW。与此同时,我国近99%光伏产品采用晶硅技术,新型薄膜、异质结、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发展缓慢,技术路线单一化程度偏高,产业后续发展隐患明显。
基金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光伏电站建设和制造业环节,通过电站环节的稳定收益补偿光伏制造业环节的风险。存在问题(二)电网通道建设滞后光伏用地政策待完善光伏电站用地政策不合理、税赋不规范加大企业负担。
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应用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诸国的发展势如破竹,印度、泰国、智利、墨西哥等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如印度在2015年将达到2.5GW。制造环节主要支持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和支持光伏企业走出去,优化光伏制造业全球布局。目前我国能达到领跑者计划要求的产品产能较低,远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全球布局,落实完善补贴政策。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存在巨大缺口,补贴拖欠较为严重。产业投资持续增强,兼并重组持续推进。
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能耗继续下降,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全球太阳能(000591)光伏组件产量约为60GW,同比增长15.4%,我国太阳能组件产量约为43GW,同比增幅达到20.8%,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
一是妥善解决国外贸易壁垒,鼓励企业抱团到国外成本洼地或市场潜力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优化产能全球布局。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由地方财政、价格和能源部门初审后,再经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家审批,再由中央财政拨付至地方财政,继而或直接发放至发电企业或由电网企业代付,导致资金调配周期过长。
光伏上网电价补贴主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目前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额度为1.5分/千瓦时,2015年征收额约为500亿元,预计仅能满足2013年9月之前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的项目资金需求,2013年9月之后并网的项目基本上没拿到补贴,到2015年底,这部分资金缺口达到400亿元以上。但仍需注意由于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如日本补贴持续下调、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到期等带来的波动影响,企业扩产仍需理性。
据媒体披露,未来将有大同、包头、济宁和阳泉等多个GW级领跑者基地项目付诸实施,但根据赛迪智库统计数据,目前我国能达到领跑者计划要求的产品产能较低,远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亟待加速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以提升先进生产线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是我国骨干光伏企业多在境外上市,受行业整合以及国外贸易争端等影响,我国境外上市光伏企业股价受到较大打压,市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使得骨干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增大,基本丧失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能力。2016年,国内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0GW以上。存在问题(一)融资难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补贴不能及时发放成为新瓶颈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制约光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设立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多家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
鼓励和吸引五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光伏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基金出资,以基金投入方式支持光伏企业发展,推动兼并重组,规范企业运作,加快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2016年,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贸易环境的逐步改善,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但也面临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
如果光伏电站建设与配套电网规划脱节的问题得不到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难以执行,项目层面的规划将难以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就可能失守。2015年,全球多晶硅产量持续上升,总产量将达到34万吨,同比增长12.6%;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6.2万吨,同比增长19.1%,在产16家多晶硅企业绝大多数处于满产状态,即使如此,进口量仍超过10万吨。
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对已建成投产的光伏电站项目提出征收耕地占用税及土地使用税诉求,并且征收方式、税额标准不规范、差异明显、可调整空间过大,光伏电站投资企业无力承担此部分土地税负形成的巨大投资成本,造成投资收益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影响电站投资及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顺风国际收购多晶硅企业万年硅业及美国电池组件企业Suniva,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通威集团投资8.5亿新台币入股台湾昱池晶能源,增强电片规模经济效应;西安隆基、天合光能等企业与英利合作,通过委托加工方式,实现产能利用率最大化。2015年9月份,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更是对光伏电站项目提出占用农用地的,所有用地部分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农用地或建设用地,光伏电站建设基本上是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形式发展,不改变原有土地利用性质,但此文则以一刀切的方式要求占地全部按建设用地管理,一方面增加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由于用地指标及规划等问题无法安排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基本上是对光伏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起到阻碍而非促进作用。发展趋势(一)光伏市场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光伏市场蓬勃发展,我国累计装机量跃居全球首位。
新兴市场如印度等正大力推动光伏发展,随着配套政策及融资手段的完善,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的增长点。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电网建设规划的统筹衔接出现问题,由于区域电网结构限制及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地区面临的限电形势愈发严峻,导致资源丰富地区的优势难以实现。
2016年,随着全球新增多晶硅产能投产和原有产能优化提升,预计全球多晶硅产量将达到36万吨,我国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8万吨,产品价格预计仍将维持在11万元/吨左右,企业仍将承受低价压力。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收政策,规范地方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收标准。
亟待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持续投入,推动我国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转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对部分通过《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组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净利润同比增长9.7%,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我国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得到有效提高,但受组件价格小幅回落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仍然不强。